你買書比看書還快嗎?

昨天,在 aNobii 閒逛的時候,我發現書蟲俱樂部有個熱門的討論串:「你買書快過看書嗎?」忍不住點下去看,用戶們紛紛哀鴻遍野,每個人都在訴說買書快、看書慢的煩惱。

我自己每次買書,不管是在 Y拍、網路書店、實體書店,每次都是大概六七本、七八本的買。尤其是癮頭上來的時候更是克制不住,看到好書就想帶走。可偏偏我看書又很慢,尤其是我喜歡一邊看書一邊思考。看一頁書,然後發呆想個五六分鐘是很常見的事情。看書看的慢,加上平常要工作、還有每週一本的 Economist、每兩週一本的 Fortune 要定期消化,長此下來,待看清單的書總是越積越多,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

每次回首看到架上已經放不下、堆積成山等我看的書,心中不只慚愧,更有難以遏制的衝動想馬上把餘書看完。每當這種時候,我都只能勉強克制情緒,用「入山何必太深」來安慰自己。

可有這種煩惱的一定不只我一個。你也是買書快過看書嗎?你是怎麼處理這種煩惱的呢?

為什麼四部是一部,經史子集本一家?

在上篇回泰瑞comments 中,我提到四部本一家。為什麼會這樣說?好比說,四庫全書不就是經史子集四部嗎?怎麼會混為一談呢?這或許應該從四部的淵源說起。

中國學術,雖分四部,然經學最早。在經學以前,其實只有詩、書。書只是一些政治文件,然而詩三百則流傳至今。易經雖自古相傳,但是古時只是卜筮的書籍。換句話說,在上古時期,學術是不流通的,只由政府最高層主掌。所以孔子當年才會說,「春秋,天子之事也」。

開啟學術流通風氣之先的,正是有教無類的孔子,開啟了私人講學風氣之先。到漢武帝時,以詩、書、易、禮、春秋為五經,設立五經博士。從此以後,各代經學,只有傳述,沒有增添創作。經學所講,也不出周公、孔子的理想與實踐。那麼經學在漢朝,豈不正是史學?春秋為五經之一,但是春秋也是第一部私人撰寫的史書。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從漢朝開始,經學即是史學。

回到子學。先秦諸子當中,孔子開私人講學風氣之先,遂儒家先起。然而在學術思想大鳴大放的戰國時代,最先有經的是墨家。論語編篡,則在孟子之後。其他各家,更在儒墨之後成書。但是即便是為儒家開山的孔子,也常稱道周公文王。後代儒家則更上推到堯舜禹三代。墨家則說,「非大禹之道,不足以為墨。」道家在之後而起,但是更上推到黃帝。至於陰陽家、農家,無不取法中國上股相傳的帝王。等到秦朝統一天下,贏政自稱「始皇帝」,也是從春秋十二紀來的。如此說來,先秦諸子的淵源,全都是由史學而來。

到漢代太史公著史記,也自己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正表示太史公寫史記下來,原意也是為了跟先秦諸子一般,自成一家言。從太史公以降,後世二十五史,也無不成自家言。子學史學,實在沒有多少分別。

再論集部。像先秦諫逐客書、漢代的治安策,豈不是當時著名的奏議文?不也可以納入集部?三國時代的建安文學,如曹操的奏議詔令,或者是諸葛亮的出師表,不也適合收在集部?但是其一人的作品,正是他自己一家之言,也是一人之史。那麼這些作品,不也屬於子學、史學範疇嗎?就算退一部說,經書的詩三百,在古時候不也正是集部?論語雖是子部,但也屬於集部。如此說來,集部只是較為單純的子部而已。

總體來說,中國學術雖分四部,但大體不分子、史兩途。然而子部又由史學衍生而來。子學教你做人的道理,史學教你做事的道理。一內一外,相輔相成,渾融一體。這也是為什麼孔子會說,「吾道一以貫之!」因為確實就是「一」啊。

參考:《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史學發微

GMail 的 spam 狀況

大家會用 GMail 多半都是因為他比較快、用 GMail 聽起來比較 cool,或者是因為 GMail 的垃圾信真的很少。

spamchart 剛剛在這裡看到右邊這張有趣的圖,是 Google 拿來宣揚自己對抗廣告信有成的戰績。圖表看起來相當漂亮,GMail 誤判的廣告信比率始終很低,而且三年來不斷下降。

相對的,在現在 Spam Email 一天比一天更多的情況下,spammer 寄給 GMail 的廣告信反而呈現下降的趨勢 – 表示這些 spammer 或許根本就已經放棄在 GMail 發廣告信了,而轉戰其他比較容易發成功的 Email provider。

回過頭來看 Yahoo 的話,Yahoo Mail 宣布信箱容量無上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的 Yahoo Mail 介面也做的炫目華麗,用很精巧的 Ajax 把整個信箱做的跟 outlook 介面差不多。但是偏偏 Yahoo 垃圾信多的跟鳥蛋一樣,判斷垃圾信的準確度大概只有 50% 而已 – 跟 GMail 這張圖所顯示出來,接近 100% 的數字顯然差異甚遠。而且,在 Yahoo Mail 點選「這是垃圾信」永遠都沒有效果!

我每個從 Yahoo Mail 跳槽 Gmail 的朋友,全部都是因為受不了太多 spam。Yahoo 顯然也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不過什麼時候才能比較有明顯的改善呢?也許在這個問題解決以前,Yahoo Mail 都解決不了使用者流失到敵營的狀況吧。

話說回來,GMail 的 engineer 居然還配合拍了一個公關短片?實在滿好笑的 :p

當創投要你公司 20% 的股份時…

話說月初在 A VC 看到一篇很精采的文章,一直想翻譯過來,不過卻苦無時間。剛好這幾天想東西想的很累,翻譯一下好文順便讓腦袋放輕鬆也不錯…

[該文作者為 Fred Wilson,是著名創投 Union Square Ventures 和 Flatiron Partners 的 Managing Partner]

在創投事業裡面,大部分人都認定,創投為了彌補他們投入某項投資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他們必須至少抓 20% 的股份,最好能夠佔 30%。

我一天到晚都聽到這些東西:

「除非我們能夠佔 20% 股權,不然這筆生意我們不做。」
「這份協議裡面我們只佔 22% 的股份,和我們的目標 25% 有距離。」
「我們只佔少少 15% 的股份,沒辦法得到合理的回饋。」

在我看來,這些根本是放屁。你佔這些股權,不代表你必須拿這麼多。

在我管理的 Flatiron 一個投資案中,當我們投資的 comScore 上市時,Flatiron 大約擁有 14% 股份。comScore 的 14% 當時市值大約 1.2 億美金。我沒有辦法告訴你我們買入的成本是多少,也沒法子告訴你我們出脫了多少股票,但是顯然這是一筆戰果輝煌的投資。我認為這對我在 comScore 上花了八年的時間精力,是很合理的回報。而且我也可以告訴你,我在 comScore 上面投下的心血絕對不比任何其他一家公司少。

當 TACODA 賣給 AOL 的時候,Union Square Ventures 剛好也擁有大約 14% 的股權。光這筆投資案的回饋,我們回報給投資人的利潤比他們有史以來丟進這個創投的所有錢都還要多。對我來說,這算盤聽起來打的過。

這只是兩個近期的例子。但是我可以一直繼續講下去。在投資的公司裡面,我們只擁有 15% 的公司數量比我們佔 20% 公司還要多。

當然,對每家創投來說,他們追求的利潤不一樣。有的創投本身是鯨魚,他們需要大量的收益才能達到利潤目標。也因此他們希望在有前景的公司多佔一些股份。但是這基本上是創投要處理的問題,跟創業家沒什麼關係。偏偏我們現在正在把這個問題往創業家身上推。

現在我們在告訴創業家們,「我們要你公司的 20-30% 股份才能解決你的問題。」這實在沒什麼道理。我要不厭其煩的再説一次。在創投事業中,最稀少最珍貴的資源,是聰明創業家,他們有輝煌的點子,而且願意一週工作 100 小時只求夢想早日實現。錢在創投事業中並不是什麼珍貴的資源。但是我們現在卻變成我們對管錢比較在行了。

我想要盡可能的多支持一些有潛力的創業家。因此對我來說,擁有投資公司的不到 20% 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我們經常從不到 10% 開始出發,然後隨著時間演進、信賴逐漸建立,我們才開始增加持股。

別誤解我的意思。我當然希望佔有 25% 或更多的股份。但是我不會說這是必備的投資條件。我們必備的條件反而是,尋找最棒的創業點子,和一流的創業家合作,然後想辦法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得到約 4 – 5 千萬美元的回報,然後抽身而退。

而且這並不需要佔 20 – 30% 的股權才能達到。我在這行已經混了 21 年了,我知道我在說些什麼。

許多人現在募資的時候,常常開口一要 funding 就是要 $5M,我上週也才聽到人說,很基本的 funding figure 是 $1M。創業家良莠不齊漫天討價獅子大開口,VC 也樂的著地還錢。這篇文章其實只是要說明,慣例上大家常見 VC 的 deal 都是抓 20 – 30% 的股份,不代表這是必備條件。

當然,也沒有什麼基本的 funding figure,你開口要 $5M 也不會讓你在 VC 的案子裡面看起來比較聰明。

孔子高不高有什麼重要的?

孔子今天看到新聞說,北大中文系的李零,又開始發表高論,說孔子在古時候是巨人。自從上次他說孔子是「喪家犬」以後,這是他第二次因為評論孔子上新聞。

不過,孔子多高干你屁事?自古以來對於孔子身高的記載多不勝數,可考有據者卻付之闕如。你今天可以根據 xxx 的記載說孔子是巨人,明天也有個人可以跳出來根據 yyy 的筆記說孔子是侏儒。這樣子算是有條理的考據嗎?這哪有什麼做學問的樣子?一個中文系的教授居然墮落到必須譁眾取寵來博取新聞版面,根本連一點人文素養都沒有。充其量只不過是炒個話題想辦法被記者採訪罷了。

孔子高不高有什麼重要性?重要的是孔子的歷史高度和道德高度。孔子之所以能為千秋萬世所景仰,是因為他上承中國文化兩千五百年而集其成,下開中國文化之新統又兩千五百年。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也說,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爲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的歷史價值,在這裡一覽無遺。「至聖先師」之號,也由此而起。

史料是死的,歷史卻是活的。歷史會隨著當代的需求不斷由史者演譯解讀,當代解讀的歷史也可以窺見這個時代的晦暗與光芒。如果北大中文系居然可以放任這麼沒文化的教授不斷大放厥詞只求上新聞,那麼北大中文的素質也可以由此想見。我還真好奇,北大中文的學生會不會因為李零而羞憤休學呢。

時風有來去,聖道無古今。不管孔子高不高,如果一般大眾聽到這種新聞,能夠藉此接觸聖人之道,那也是好的。

Gimp 2.4.0 Released

gimp-2.4.0
這幾天忙著想東西都沒注意什麼新聞,今天才注意到 Gimp 出新版的 2.4.0 了。Release notes 在這裡

看起來主要是一些工具 (筆刷、selection tool 等等) 的改善、介面的改進,以及縮放的影像品質改善等等…。

另一種 captcha – Asirra

這是在逛 Microsoft Research 的時候看到的。

Asirra 也是一種用來判斷 user 到底是人還是機器人的方法,只是傳統的作法都是用字畫成圖 (大家都很熟所謂的「認證碼」吧?)。但是隨著這種作法越來越沒有效果,開始有一些人找新的方向。Asirra 是 Animal Species Image Recognition for Restricted Access 的縮寫。簡單的說,就是讓使用者由圖片來判斷這是貓是狗還是什麼動物種類,藉此來認證使用者確實是個「人」。照片則是由和微軟合作的 petfinder.com 提供。使用者玩一玩還可以選擇要不要認養這些小動物!

yahoo captcha MSN passport captcha

這個點子其實並不算新穎,兩年前在看到 PWNtcha 的時候其實就看過了。不過或許是這年頭 fuzzy OCR 等相關技術越來越成熟,導致像是 Yahoo! (左上圖)或是 MSN Passport (左下圖) 這種人幾乎都看不出來的認證碼,機器倒是可以破的行雲流水。或許是因為這種因素,讓 Asirra 這種 project 開始有更往前推展的動力。

Asirra 也有開放出來讓任何站台都可以使用,呼叫方式也非常簡單,幾乎只要拉一個 Asirra 的 javascript 來就可以了。不過對於針對大眾的網站來說有個地方不方便:Asirra 需要使用圖片,沒有辦法讓視力不好的 user 使用聲音辨識。

對我來說,主要的缺點應該是這個 captcha 花費的時間太久了。根據 Asirra 的研究,似乎大部分的 user 都能在 20 – 30 秒內解出正確答案。不過 20 – 30 秒可是很長的時間啊… 另一方面來說,不知道是不是 petfinder 提供的照片有什麼問題,有的照片根本烏漆媽黑我實在搞不清楚是狗是貓… =_=

如果真的要用 captcha,我大概還是會考慮 reCAPTCHA 吧… :p

如果對 Asirra 背後的理論有興趣,可以看他們發表的這篇 paper

微軟研究院 – Microsoft Research Center

上次才說到,為了處理一些技術密集度高的東西,跑去 IEEE 和 ACM 翻查電子論文,可是對結果都不甚滿意。今天仍然在東查西找的時候,意外找來微軟的 Microsoft Research,沒想到裡面有不少我用的著的好東西,發表的 paper 品質也相當高啊。一點都不會比一流期刊的水準差呢。

以前聽到微軟研究院的時候都沒什麼感覺,現在開始聽到大概會肅然起敬了 :p 不過這年頭大家講到 Corporate R&D 的題材時,相對於 Microsoft Research 和 Bell Labs 之類的,似乎還是比較喜歡 refer to Google Research。看來 brand sexiness 果然還是有差啊…

記得以前 Microsoft Research Cambridge 的老大 Andrew Herbert 曾經說過,

“Our brand hides a tremendous amount of innovation.”

看起來所言不虛呢。

Google Scholar no more ?

今天晚上,剛好在想一些技術密集度高的東西。於是跑去翻查畢業以來許久沒查過的 IEEE Explore & ACM Digital library 電子期刊資料庫。翻了半天對結果不甚滿意,突然想到 Google 有個 Google Scholar 也許幫的上忙。於是興匆匆連過去…

google scholar

沒想到迎接我的是 http://www.google.com/sorry/?continue=http://scholar.google.com/ 這個網址啊?這意思是說 「Sorry,Google Scholar 暫停服務了」嗎?XD

生育率下降的背後,是夢想的消逝

這陣子的新聞說,國內生育率創下歷史新低 (請看這裡這裡)。很多人都說是政府獎勵政策不足,以及托老、托嬰和托育的不便。改善這些或許對生育率有幫助,卻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啊。</p>

真正的原因,在年輕人被剝奪了應屬於他們的夢想。在現在適婚年齡的年輕人當中,夢想已經逐漸成為奢侈品。他們看到的是一天天衰弱的國力、吵鬧不休的朝野紛爭、日益敗壞的治安、改到現在也不知道改成什麼樣的教改,以及每天物價</wbr></wbr></wbr></span>上漲但是薪水不漲的羞澀阮囊。</p>

這叫他們怎麼有意願生養小孩?

再多的政府補助、津貼,都比不上讓人民有夢想。畢竟有幾對夫婦在決定要不要生小孩的時候,會說「親愛的,只要生一個小孩,我們明年就可以省一萬塊的稅」這種話?

近年西非北非移民到歐洲的居民,有很高的比例在落腳頭三年就開始生育子女。這些移民難道 </wbr></wbr></span>因為經濟條件夠好,才生小孩的嗎?當然不是。他們生兒育女是因為他們相信到了安全的地方,可以讓小孩有更好的成長空間,才願意在這種環境下「做人」。</p>

美國在二次戰後,也因為人民相信大戰結束,世界恢復和平,紛紛願意在這個環境下生小孩,才爆出現今所謂的嬰兒潮世代。生育嬰兒潮世代的父親,許多都是戰後退伍的軍人,甚至許多還在放下槍桿 回到學校唸書的階段。經濟能力當然不寬裕,但是也願意背負養小孩的負擔。為什麼?

答案再明白不過了。要讓人民生兒育女,需要的是夢想。讓人民相信明天會更好的夢想。

現在的年輕人世代,被剝奪的,也就是這個夢想。他們不再相信三十年前,只要能夠打拼,明天就會更好的說法。他們最嚮往的工作是公務員,或是應徵中華電信、台電、中華郵政的工作。他們僅有的夢想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存夠積蓄來開一間咖啡店,但是連這卑微的願望對他們都遙不可及。

政府如果要鼓勵生育,與其花錢給年輕人津貼,不如還給他們,那個應屬於他們的夢想。一個相信自己努力可以讓明天更好的夢想。一個不用再擔心現在治安惡化、朝野惡鬥、產業蕭條、人口結構失衡、基礎建設落後、自我孤立於國際的夢想。</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span>想要鼓勵生育,就讓年輕人做屬於他們的夢吧。

嚴長壽教你吃大閘蟹

cv0013-8話說這篇文章前幾天就在 Channel M 看到連結,可是一直沒時間點下去看。今天趁精神不濟的時候看了一下,果然是不推對不起自己的好東西。看起來就是一整個老人家因為小白太多怒了,出來掃蕩邪魔歪道的感覺 XD 沒看過的一定要看看!

Anyway, 連結在此:嚴長壽教你吃大閘蟹

市長跟總統都像小孩子一樣

一個說這個沒申請通過不可以亂跑。另一個說你有老二就來抓我。我以為這是小學的時候小孩子互嗆的把戲,沒想到長這麼大了還可以看到這種把戲,果然政治人物為民表率用心良苦,希望讓大家保持赤子之心…

話說回來,看到這種新聞,就讓我想到今天吃完午飯在辦公室附近看到的一輛車子…

路邊看到的車子 XD
這是叫我們砍掉重練嗎?@_@

陳啟禮算老幾?

他算老幾?我不知道。

但是這兩天一堆媒體都在報陳啓禮的喪禮。密集程度只能用洗板來形容。大家只知道很多人去上香,卻沒有人報導他做過什麼偉大的事情。只知道他當年似乎跟江南案有關係,以及他在竹聯幫好像地位很高。

為什麼這樣的人會重要?為什麼這樣的人公祭要動用這麼大的媒體陣仗,浪費這麼多社會資源?

這也許可以從歷史民族情感說起。從司馬遷著《史記》,特別寫了遊俠列傳以來,中國文化對遊俠的評價向來不低。以代表性的人物郭解來看,他行事作風迥異世俗,雖然動輒殺人、也做過不少類似印製偽鈔等違法亂禁的事情,但是也因為他慷慨解囊、急人之難,導致追隨者眾,威望極高。在歷史上,這類人物多半存在於平民階級,與民眾較為貼近,所採取的手段雖不容於當道,卻為人民所景仰。

陳啟禮是這樣的人物嗎?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司馬遷在遊俠列傳序中寫道,遊俠是「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換句話說,以這個標準而言,遊俠是重義輕生、極重然諾,濟人緩急者。

如果陳啟禮符合這個標準,那麼媒體是不是應該多報導一些這方面的事蹟,讓後人可以瞻仰?
如果他不符合這個標準,那麼媒體大費陣仗報導這麼多垃圾新聞,是在幹嘛?教小孩子當古惑仔嗎?

這年頭,符合「言必信,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這數字考語的人,不知道還有多少。現在混黑道的,好像都只是討債集團跟詐騙集團,不然就是販毒賣春什麼的。看來國力的強弱和國民素質的良窳,從黑道也可以看的出來?

只差那麼一點點

今天上班的路上,我在等紅綠燈的時候,看到對街站了一位老杯杯。老杯杯滿面遲疑,似乎不知道該往哪邊走才好。

這個時候,我這邊人行道變綠燈,我於是迅速開始穿越馬路。回頭一看,老杯杯正在跟路邊一位警察問路,警察也很和藹可親,遙指遠方,告訴老杯杯正確的方向。老杯杯釋然的表情,和旁邊熱心的警察,兩個人滿臉笑意,場面相當溫馨,讓看到的人心中也暖了起來。

老杯杯緩慢舉步前行。可就在這個時候,我發現警察指的方向剛好要過個街,偏偏那邊現在人行道已經變紅燈。對面車陣還沒衝出來,可也沒剩多少時間。如果是身手矯健的年輕人當然飛奔兩步就過去了,可是老杯杯走的不快,這怎麼來得及呢?

警察仍然在路邊笑著揮手和老杯杯道別。

這時候對面車陣的車子衝出來了。大家都發現還在路中間的,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閃躲。老杯杯也慢慢舉手跟大家示意,腳步緩慢但不停留的繼續走。總算有驚無險的到達對街。

本來是溫馨感人的場面,卻造成老人家的危險與用路人的不變。本來是一片好意伸出的援手,卻差點把人推入火坑。這中間的差別,可就只有那麼一點點。如果警察那個時候可以把老杯杯叫住,讓他多等一個紅綠燈,不是大家都會好的多嗎?

有多少用意良好的善行,最後沒有辦法達成初衷?有多少閃亮的創意點子,最後沒辦法轉化為產品帶來收益?

俗話說,送佛送上西天。孔子也教我們,「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簀;進,吾往也。 」救人與害人,成和敗之間,往往也就差這麼一點點。

加州可能強制規定網站「無障礙」化

加州的 Target.com,一家零售業者,正在和美國國家盲者聯盟打官司。

美國國家盲者聯盟表示,Target.com 的圖片都沒有加上 alt 屬性,而且頁面無法用鍵盤操作﹝表示使用者必須能夠控制滑鼠﹞,以及沒有讓人瀏覽方便的 h1 等標籤。他們認為,這個網站對視覺障礙者造成障礙,違反了聯邦法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ADA﹞,以及兩個加州州法,California Disabled Persons Act 和 California Unruh Civil Rights Act。

之前法院已經裁定,依照 ADA 的規範,Target.com 網站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必須能夠完全符合 Target 實體商店對盲胞的便利性。而且承審法官也發現,加州州法的規定比聯邦法寬鬆的多,「沒有任何說明表示需要針對實體店面」。

如果最後盲者聯盟獲勝的話,這個判例可能會對網路產業造成不小的影響。

From: 加州法院傾向強制規範網路無障礙

想釣金龜婿嗎?

感謝聰明可愛的美寶貼給我看這篇 :p 原文來自 Craiglist,由法蘭西實驗室翻譯 :p 本文原載於此處。以下轉載開始:

話說這個Craigslist是一個很有趣的電子佈告欄系統。她是以城市為單位,而上面的佈告包羅萬象。不管求職、買賣南北雜貨、租屋、交友、找老公老婆、找短期男女朋友、生活疑難雜症。。。。。都可以貼上去,而且都會有熱心的網友回答。我同事的腳踏車就是在上面賣出去,然後舊家具也都是從上面買到的。話說,Craigslist也有台北版耶,也就是說在台北想找房子想賣二手貨的也可以用他囉(想在台北釣老外應該也可以吧?^o^不過想找終身保險的最好看一下今天的文章)

那麼今天的女主角,一位代號是pers-439179541的小姐就把她的牢騷/疑難雜症貼在Craigslist上面求教大家了,她的問題是:

好了,我實在受夠了一直兜圈子,那就直說了。我是一個漂亮的(讓人驚豔的那種)25歲女生。我善於表達又時髦。我並非來自紐約。我要找一個年薪至少五十萬美元的老公(約合一千六百萬台幣)。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請記住,在紐約,年薪百萬也不過就是個中產階級而已,所以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有啥不得了的。

在這個版上有沒有人賺超過五十萬呀?百萬富翁的老婆?有人可以給我點提示嗎?我曾經釣過一個年薪廿到廿五萬的商人,但是這大概就是極限了。年薪廿五萬連紐約中央公園西邊的邊都碰不上。我知道一個跟我一起上瑜珈的女人嫁給一個銀行家,然後住在翠貝卡區(Tribeca,下曼哈頓的高級商業區),她既沒我漂亮,也不是什麼天才。那她到底做對什麼事?到底我要怎麼才能跟她一樣?

我的問題重點就是:

– 你們這些黃金單身漢都在哪裡出沒?明確告訴我哪間酒吧,餐廳,健身房。

– 你們的擇偶條件?男士們你可以老實講,不會傷到我的。

– 我該針對的年齡層(我25歲)?

– 為什麼有的女人可以在紐約上東城過著揮金如土的日子(上東城乃吾友Stella朝思暮想要入住之區),我曾經看過平凡到不行的女人嫁給超多金有錢人,我也看過美到爆的女生還在東村的單身酒吧出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哪些職業是我該注意的?當然大家都知道,律師,投資銀行家,醫生。這些人到底賺多少錢?然後他們都喜歡去哪裡?那些玩避險基金的人都去哪裡?

– 你們怎麼決定結婚跟交女友?我只想找結婚對象。

想侮辱我的就省省吧。我只是打開天窗說亮話。絕大多數漂亮的女人都很膚淺,至少我對這點很誠實。如果我不是在外貌、文化、世故及持家上面都能夠匹配的話,我是不會開這樣的條件的。

然後呢,有一位代號432279810的先生看到了,就回了一篇:

親愛的pers-439179541

我興味盎然的讀完了妳的文章,也很認真的幫妳想了妳的困境。對於妳的問題,我的分析如下。先說在前面的是,我並不是在浪費妳的時間。我完全符合妳開的條件,也就是說,我年薪超過五十萬。那我是怎麼看這整件事:

妳所開的條件,從像我這樣的男人眼中看來,其實就是爛到一整個不行的交易。怎麼說?撇開那些屎話不談,妳所要講的就是:妳提供妳的美貌,然後我提供我的金錢。這樣很好,很簡單。但是問題來了,妳的美貌會褪色而我的金錢會持之以恆。事實上是,我的收入非常可能一直增加,而妳絕對不可能比現在更漂亮了。

從經濟術語來說,妳是貶值資產而我是增值資產。妳不只是賠錢貨,而且妳貶值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讓我解釋給妳聽。妳現在是廿五歲,而有可能會再辣個五年,但是之後一年比一年糟。等到了卅五歲妳就完了。

所以在華爾街,妳是適合交易而不適合買進或持有。。。所以這個問題就是,ㄜ,結婚。。就做生意而言「買妳」實在沒什麼道理(而這正是你要求的),租妳還差不多。如果妳覺得我太粗魯了,我就這麼說吧。如果當我的錢貶值時,妳就會離開,那麼當妳年華老去的時候,我也會要殺出。這就是這麼簡單。所以跟妳約會是個好交易,但是結婚不是。

另外一點,在我出社會之初曾被教過「效率市場」這回事。因此,我很好奇像妳這樣一個「善於表達,優質又讓人驚豔」的女孩怎麼會找不到妳的乾爹。我很難相信如果妳真是如妳所言那樣辣,妳的五十萬怎麼還沒找上妳,或至少上門試試看。

不管怎樣,妳還是可以試著自己賺錢,那我們就不需要聊得這麼辛苦了。

總結以上,我必須要說,妳所在做的,就是很典型的「股票詐騙」。

我希望這些對妳有幫助,而如果妳想要開始從事點出租業的話,通知我一下吧。

Google Maps 推台灣版了?

怎麼有種 “Not so Google” 的感覺…

剛剛才注意到,Google Maps 這次貨真價實出台灣版了。以前只是更新圖資、把台灣地圖納入,現在看來有些比較 local 導向的應用出現。

怎麼說不是 “很 Google” 呢?感覺以往 Google 都專注在單一平台上面,全世界都推同一套平台,差別只在不一樣地區套用不一樣的 localization – 多半只是介面的翻譯而已。這次跟上次台灣版的 iGoogle 感覺頗像,都很有當地 customize 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 Google 現在開始改弦易轍了呢?

[Update 10/13] 今天剛好要去社教館,想看一下地圖查一下路線,結果只有 Google Maps 用「社教館」會問我是不是要查「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p 如果先上社教館網址查好地址﹝臺北市八德路3段25號﹞的話,Google 用該地址可以正確定位到社教館,但是 Yahoo Maps 會定到「宜蘭縣冬山鄉武淵村」… 這還讓我滿訝異的 0__o

Raising Funds – 創業的時候到底需要多少資金?

不是,這邊談的不是「要先儲蓄,等到積蓄足夠養活自己一段時間以後再說」的那種論調。這邊要談的是你去募款 (fund raising) 的時候,到底應該開口要多少錢。

今天在 venturebeat 看到一篇好文章。是創投 Opus Capital 的 founder Carl Showalter 寫的:When seed funding is better than series A。我把對一般人創業最重要的部份摘要翻譯如下:

一個創業家的風險,存在於三個領域當中:團隊、技術,和市場。創業家如果想要衡量自己需要募集多少資金,只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即可:「我是不是只需要募一些小錢,就可以在接下來半年中,顯著降低我在這三個領域中的風險?」如果答案為否,那麼或許你根本不需要募集資金 ─ 你現在缺乏的不是錢。而是有其他方面的東西要補足。

如果答案為是,那麼在大概掌握自己需要的金額以後,也比較容易說明募款的需求以及應用資金的方式。而且如果只募到一小筆錢,好處也不少:

  1. 假設這筆 seed funding 是當作將來轉換為 series A funding 階段的基石,那麼創業家不會提早面臨股權稀釋的風險
  2. 如果創業家的確能夠用這筆錢顯著降低自己的風險,那麼之後到了 series A funding 階段,也比較容易得到好的評價。
  3. 只用一小筆錢來先嘗試自己的 idea,創業家可以得到更多的資訊和意見,來評估這個點子是不是真的值得自己將來投資這麼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下去。

當創業家能夠以少量的 seed funding 募集到一流的團隊,開發出紮實的技術或產品,而且能夠解決某個市場需求的時候 ─ 這些公司就已經準備好可以接受創投投資的 series A funding 了。

看了好文總是心情很好。看來應該找個時間也來翻一下 Paul Graham 的演講稿看看…

高雄港排名持續滑落

真巧,前幾天才聊到高雄港現在咖啡座比貨輪還多,十年之間就大轉型成為觀光港,今天就看到這個新聞:高雄港 世界第6貨櫃港排名不保

高雄港</p>
其實貨櫃港排名滑落不見得完全是壞事。當台灣從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業逐漸轉型的時候,貨運吞吐量不如以往是可以想見的事情。可是隨著加工出口業逐漸老態龍鍾,卻又沒有新的產業起而代之,這就是大問題了。</p>

看來政府當年不應該推什麼「亞太營運中心」,應該推個「亞太咖啡座中心」才對。XD</div> </div>

諾亞方舟的啟示

諾亞方舟 (Noah’s Ark) 的故事很有名。聖經記載,上帝告知諾亞祂要讓萬物滅絕,並且指示諾亞造方舟,讓他挑選一些動物一起到舟上避難。之後大洪水果然降臨,地上的萬物只有諾亞一家,以及方舟中的生物得以倖免於難。

諾亞為什麼得救?不是因為他預知了洪水,而是他造了方舟。
如果諾亞知道洪水要來,可是沒做逃生的準備,那一點用也沒有。

倘若瀏覽人氣旺的金融投資討論區,不管當下市場行情如何,總是有人對市場現況分析的頭頭是道。但是分析的好壞有什麼相干?鐵口直斷又有什麼屁用?投資績效的好壞,只看操作結果而定。

這次海外 subprime 泡沫影響到許多人的房貸。但是房價泡沫化是這幾個月才發生的事情嗎?早在 2003 年就有人大聲疾呼要小心注意了。雖然我們不能遇見泡沫什麼時候破裂,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知道泡沫正在形成。不是嗎?知道泡沫正在形成,卻沒有做任何規避的措施,這不就好像諾亞知道有洪水卻沒有造舟嗎?

911 事件發生以後,巴菲特的保險公司痛賠了不少錢。巴菲特只說,他居然也忘了諾亞方舟的啟示。明明知道有風險在這裡,卻沒有轉嫁出去,能怪誰呢?

不管我們想要什麼、希望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我們作了些什麼。

「想要」跟「做到」,是不一樣的 — 從巴黎的國際金融中心野望談起

今天無意間看到保鑣兄的 blog 上面有一篇「花都巴黎,要變身國際金融中心」。看到標題,想到這幾年杜拜的興起、香港的繁華,以及過往十年來台灣的淪落,很有一點感覺。
charts
巴黎有這種野心是可以理解的。現在,大概沒有一個國家不希望自己境內有個都市可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因為只要有這樣一個都市,對國內的就業率提升、國民所得上升、國際能見度提高,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事情 (詳右圖)。放眼全球,只要在金融界稍有份量的公司,沒有一個不在國際金融中心設點。以目前來說,所謂的「國際金融中心」,當然是指紐約和倫敦,以及區域性的金融中心如杜拜和香港。

但是巴黎想成為金融中心,就做得到嗎?當然不見得,其中還有許多障礙有待克服。成為金融中心不僅僅是稅率優惠而已。有許多基礎建設方面的問題。以紐約和倫敦來說,兩個都市共有的優勢是:

  1. 國際航班十分流暢
  2. 基礎電信網路相當完整
  3. 英語母語
  4. 金融法規完善
  5. 交易所健全,流動性高
  6. 人才庫又深又廣,可以招攬世界各地的人才
  7. 休閒娛樂多,金融界的 top players 多半也很注重娛樂生活。

從上面的列表來看,金融法規只不過是其中一項法國需要改善的問題而已。法國人拋的下自尊不說法語講英文嗎?英文可是財務世界的標準語言。法國的學校程度參差不齊,最近才不斷有在討論想改善教育制度。法國提供的人才能夠撐起金融中心所需要的人力嗎?如果不行,巴黎能夠吸引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前往工作嗎?

我並不是說巴黎無望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是這些是很明顯可見的絆腳石。如果這些絆腳石搬不開,那麼巴黎的要成為金融中心當然是障礙重重。

台灣大概十年前,連戰還在當行政院長的時候,也曾經喊過「亞太金融中心」的口號。那時候受到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國際競爭力下降的影響,口號喊的震耳欲聾。不只金融中心,連「亞太營運中心」、「競爭力全球 top 5」都喊出來了。那個時候,台灣也「想」當國際金融中心。

想歸想,台灣做了些什麼呢?誰記得?誰知道?連戰之後,張俊雄在前任行政院長任內也喊過「Taiwan Double」,說要讓台灣國民所得倍增。蘇貞昌也喊過「大溫暖」。然後呢?有什麼實際作為嗎?我看不到。

我倒是知道,以前的高雄港是全世界第三大貨運港。但是現在的高雄港,港邊的咖啡座比貨輪還多。我們的政府果然很環保,十年之內就把高雄港從貨運港變成觀光港口了。[1] 這陣子全球散裝航運景氣大好,但是高雄港有跟著得利嗎?也許你可以問問看高雄開貨櫃車的司機,看看他們最近生意好不好?跟以前相比如何?

「想」和「做到」一直都是不一樣的。每個男人都希望又帥又多金。問題是想歸想,你做了些什麼嗎?

Update 10/10:
[1] refer to: 高雄港排名持續滑落

閱讀與投資

看書和投資其實很像。

  • 越早開始投資,複利的效果才更能發揮出來。越早開始閱讀,得到智慧的時間越長。
  • 一般人不愛投資,正如一般人不愛閱讀。
  • 大家都愛買的投資標的多半不怎麼樣,暢銷書排行榜的書也多半庸俗不堪。
  • 看到好書,就好像買了一流的投資標的一樣,會忍不住想推薦給其他人。
  • 其他人聽到這種推薦,泰半一笑置之,不會當真。

一個是智慧的資本,一個是財務的資本。但是大眾看待兩者的方式好像差不多。

CS 龜點 (cbble & nuke)

這兩個都是老地圖了,影片中當然沒有什麼揭密的地方,而且講的內容其實也滿基本的。不過聽著奇妙的解說口吻看 camp spot,實在是很好笑啊 XD

雖然只有 de_cbble & de_nuke,但是也已經趣味十足了 :p

現在汽車比以前更省油嗎?

其實滿難說的。要看怎麼衡量。

今天的 Economist Charts 提出一張很有趣的圖表。大家都認為自從 80 年代石油危機以後,汽車越作越省油,所以消費者買車,新車總是比舊車更省。不過這張圖表卻顯示,在美國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

CarEconomy

汽車用油的效率確實越來越好了,如果以重量 (噸) 來算,每加崙可以跑的里程數,二十年來是不斷上升的。問題在於美國過去幾年休旅車之類的重車大行其道,每台汽車的重量也不斷增加,導致如果以「每台車」的單位來算,每加崙可以跑的里程數反而不比 80 年代。

台灣沒有美國人那麼愛大車。不知道類似的數據在台灣的情況又是多少?

China Investment Corp 正式掛牌

China Investment Corp 禮拜六 (9/29) 在北京正式掛牌開始運作了…

不過他們目前唯一的投資案似乎就是今年五月的 Blackstone?績效想必因 Blackstone 上市以後股價疲弱而不彰吧。不過如果你問我的話,我會認為這個「中國投資公司」會面對的是比較複雜的政治問題,物色投資標的倒是其次。

Refer to: 中國投資公司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