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減稅了吧

最近股市跌跌不休,有些傢伙就開始趁火打劫。這些人,對政府的態度基本上很機車。擺明了就是「你不降遺產稅,我就不匯錢回來,你就等著股市一直跌吧你!」這種嘴臉看了就討厭。偏偏我們的政府果然是小孬孬,為了祈求股市暫時止跌什麼都願意,看來已經準備買帳了。

今天相關的報導頗多,只節錄中時的報導如下:

金融風暴強襲,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昨日開會達成共識,建議行政院應調降遺產稅與贈與稅至一○%,以吸引台資從海外回流,填補外資撤出的資金缺口。代表出席賦改會的金管會委員劉啟群昨表示,為打造亞太金融中心,金管會做了很多模型研究,發現遺贈稅率只降到廿%效果有限,降到零%又有社會接受度的問題,才會有十%的數字出爐。

股市只是經濟的櫥窗。救股票不是重點,把經濟搞好才是重點。我想不通,台灣的經濟搞不好,跟這些錢回不回來有什麼關係?當年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有降遺產稅嗎?香港和新加坡把這些稅率壓的低,但是這波金融風暴他們難道就躲過了嗎?遺產稅本來就已經是「暴斃稅」了,只有暴斃的富人才會被正常的徵收些,難道現在還要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那台灣的賦稅公平又在哪裡?

如果真的想要刺激經濟,那還是從根本之道著手吧 ─ 想辦法催生能夠接替晶圓、IC 設計的下一代產業。台灣已經舊瓶裝新酒太久了。該是時候來點有前景、有長遠眼光的規劃了。如果再失去這個機會做好產業升級,台灣可真的要多沉淪 20 年了。前陣子剛好看到陶冬在談類似的主題,摘錄部分於下:

蔣經國之後,台灣在經濟發展上就沒有了vision,再也沒有見到具有前瞻性思維的領袖。馬英九上台,為人們帶來了希望,提供了遐想的空間,但是並沒有給掙扎中的台灣經濟提供一個轉型戰略。沒有整體的戰略,政策往往缺乏重點,缺乏連貫性,它們的長期效果多數時候並不理想。

筆者看來,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屬平面鋪開,內容繁多但缺乏重點,更沒有將此與台灣自身的轉型聯繫起來。兩岸溝通上知己不知彼,無的放矢之處頗多。另一方面,馬英九既要經濟好處,又要和談免談。其實經濟牌是北京制約台灣走向獨立的主要籌碼,馬英九式的「政經分開」,無異於「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北京對台北禮遇有加,兩岸間小的突破還會有,不過以馬英九目前所擺出的姿勢,筆者相信「中國因素」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成為推動台灣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

今天台灣最缺乏的,是對台灣經濟未來的定位,一個既具前瞻性有又可操作性的重新定位。只有有了清晰的目標,知道十年後的台灣應該是什麼樣,政策才會有的放矢,商民才有努力的方向。…

令人遺憾的是,台灣始終未能實現自我重新定位,遑論轉型戰略。沒有全盤的策略,政策上一定是各自為戰,有時甚至是「一心搏二兔」。缺乏清晰的大局觀,無法用戰略性思維來統帶、協調具體的政策,是台灣經濟近年落伍的深層次原因。沒有這些,兩岸解凍、企業回台、基建投資只能對台灣經濟提供一時性的利好,但是難以做到真正的轉型,「台灣還要苦多久」也就無從得到滿意的答案。

用降低遺產稅來刺激經濟,就好比拿艾草來治療肺結核一樣,沒什麼幫助。只有那些乘機趁火打劫的人可以從中取利。早在馬英九上台前,我就說過,「未來國際市場如此險惡,新政府能不能成功 deliver 競選承諾,倒是難說的很。看來蕭萬長,接下來幾年可不輕鬆了。」以目前政府的作為看來,不止是難說的很,恐怕是緣木求魚了。台灣的老百姓,也只能自求多福了吧。

最緊張的一次航程

從上海回台灣不過一個多月,我又來北京了。不過這趟航程真是太驚險了啊。

昨晚睡前,我再 confirm 了一次航班時刻,心想:「嗯,九點二十的飛機,那大概八點出頭到機場就可以了吧。」設好鬧鐘,上床就寢。

…. 正覺得睡的有點舒服的時候 …. (好像睡的太爽了一點?) 翻身一看手錶:剛好八點整。
眼睛眨了眨,心想是不是看錯了?八點我應該在機場才對吧?可偏偏就是八點,我還在我家床上!

瞬間起床刷牙著裝提行李出門,第一次從起床到出門不用兩分鐘。飛車奔赴機場的同時,不斷在心裡跟自己說:一樣的事情一次就夠丟臉了,可別再鬧第二次了啊!

好在託著眾人的幫忙,最後還是千鈞一髮的趕上原本的航班 XD
頭一次這麼驚險的搭飛機,也頭一次從到機場就馬不停蹄的 check-in、過安檢、出關、進登機門。很新鮮的經驗,但是,一次就夠了。

IMG_9083

就是這班,最後的最後趕上的班機,帶著我到了香港機場….

Amazon 的 CDN service

剛剛收到信,發現 Amazon 也準備提供 CDN service 當作 aws 的一部分,而且已經進入 private beta testing 了…

又是一個準備打壞行情的新服務。不知道這個 CDN service 打算怎麼 charge?服務效果好不好?涵蓋的區域範圍有哪些?(看起來只有三大洲)

不過這樣搞下去的話,其他 CDN provider,除了 akamai 這種老牌子、以及 cachefly 這種便宜的不像話的廠商也許還撐的下去以外,其他的 CDN 廠商應該會倒光吧…

全球暖化 – 有錢人開車吹冷氣,窮人買單?

以前,對比較貧困的國家而言,全球暖化好像不干他們的事情。那是西方工業國造成的問題,「如果」 運氣好的話,西方工業國也會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看來不是這樣了,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全球暖化反而對這些國家的赤貧居民造成更嚴重的影響。因為氣候變遷導致可耕地面積減少、瘟疫和害蟲更容易散佈,但是這些居民沒有基本的醫療設施,無法抵禦傳染病的侵襲。糧食支出佔他們所得的比例也最高,因此糧食上漲對他們的傷害也最為沉重。

換句話說,這種局面就是:有錢國家不斷排放溫室氣體,然後看著這些貧困國家受苦的人,說聲「I’m sorry.」但是轉頭繼續過自己開車排碳的生活。

雖然弱肉強食的戲碼自古以來總是在上演著,但是這麼悲情的例子卻實在是不多。如果西方政府真的相信全球暖化是因為溫室氣體造成的 (我是有點懷疑),那麼他們提供給弱勢國家的 compensation 就不應該只有目前承諾的區區三億美元之數。(更何況目前真正拿出來的只有 十分之一!)

下面有張有趣的圖表。把世界地圖上各個國家,依照溫室氣體排放的比例來縮放,排放越多溫室氣體的國家,就被放的越大;排放少的國家就縮的較小。一眼看下去對溫室氣體排放比例就會有概念,也不難看出排放量高的國家絕對不是現在工業尚不發達的國家。(不知道為什麼,我倒是想到這篇文章來:政治情感的典範轉移)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oor
(Photo taken from Economist: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oor: Adapt or die)

但是,你問我開不開車、吹不吹冷氣?我當然還是照開照吹啊… 也許會多那麼一絲絲的罪惡感吧。難道這就是人性嗎?Well,安慰自己一下:反正我本來就不大相信全球暖化是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XD

Source: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oor: Adapt or die

埃及近況報導的簡略整理

颱風夜,煮茶聽夜雨,隨手翻閱剛到的雜誌,還滿愜意的。希望颱風沒造成什麼災害,大家都平安。

這期 Economist 出了一篇 Briefing 在講埃及現在的社會狀況。埃及不只產石油,地理位置更重要。不只控制了蘇伊士運河,也卡在亞非大陸的交接口。加上很久沒看到埃及的消息了,這篇文章格外引起我的注意。

簡略摘要一下文章內容:

政治狀態

  • 八十高齡的埃及總統 Hosni Mubarak 已經在位 27 年 (埃及憲法規定總統得連選連任),目前沒有清晰可見的政治接班人選。
  • 社會狀態近年有動盪加劇的趨勢,然而政府努力透過改善民生、威壓異議人士來抑制群眾反彈。(包括民生狀態中提及的公教人員加薪)
  • Hosni Mubarak 的 44 歲兒子 Gamal Mubarak 已經浮出檯面,但是缺乏群眾魅力,也有不少人懷疑軍警特是否會支持他。

經濟狀態:

  • 經濟成長率從 2004 的不到 4% 突飛猛進至現在超過 7%。
  • 出口成長從 2003 的 $90 億美金到 2007 的 $240 億美金。
  •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在 2007 年達到 $110 億美金 – 是 2004 年的五倍。
  • 失業率從 2003 的 11% 降到 2008 的 8%。
  • 人口成長率趨緩,從 80 年代的 2.3% 到現在的 1.9%。

民生狀態:

  • 專業人才的短缺導致白領階級薪資飛漲。然而這也拉大了所得差距和貧富差距。
  • 許多公司抱怨埃及的大學畢業生素質不佳。
  • 30 歲埃及男性的未婚比例,從 1998 年的 63% 降到 2006 年的 45%。
  • 政府為了平息民怨,在五月間幫公務員加薪三成。
  • 政府大量補貼民生用品,市面上瓦斯價格是成本的六分之一,汽油是歐洲價格的八分之一。一條麵包價格是美金 1 美分。

外交狀態:

  • 埃及和美國的關係跌到 1973 年以來的新低點。
  • 埃及的區域影響力也正在漸漸減弱。

感想:

  1. 杜拉克在「經濟人的末日」中說的果然沒錯:獨裁的集權政府果然比民主政府更害怕群眾反彈的情緒。他們必須一面緊緊箝制政治活動力、管制言論和異議份子,同時也要盡量滿足民眾其他方面的情緒。這點不管是在埃及還是中國大陸,都看到相同的景象。
  2. 還好我不是埃及人。不過我還是很想去看看金字塔 XD
  3. Economist 提到有些輿論開始探討埃及發生大規模動亂的可能性。不過這點我有些疑慮。民眾不會只為了追求政治自由而推翻現有政體的。

Source: Egypt: Will the dam burst?

災害保險的疑問

颱風要來了,腦海裡面又想起一個盤旋已久的問題。

每年颱風來的時候,總是有受災慘重的農民。嚴冬寒流來襲之時,也總是有養殖業者損失無數。我總是覺得很奇怪:一樣的劇碼每年都會上演,但是既然這行是靠天吃飯的,為什麼沒有保颱風險之類的災害險來規避天災的風險呢?

難道是保費太高,大家不願意保?還是保險公司根本就拒保這種保險呢?

改天應該打個電話給做保險的朋友問問看…

颱風要來啦

轟胎袂來啊,雲端都變的好細緻娟秀呢。

颱風要來了

雲都變的很娟秀

何必管世局怎麼變化?颱風來的時候,讓我們煮茶聽夜雨,笑看天涼好個秋吧。

漲停收市的指數期貨

今天的市場充滿了驚奇。漲停鎖死的指數期貨可不是每天都看的到的。

今天台灣無論大台小台電子金融四個指數期貨全部漲停。主要指數裡面,還沒漲停的大概就只有新加坡的摩台指數了吧。指數期貨漲跌停雖然不是第一次出現,可也不是每天都看的到的。不紀念一下好像說不過去 :p

不過,這到底是表示 6200 低點已過,還是持續下殺前的反彈?就讓市場自己告訴我們吧。:)

漲停收市的期貨市場

你比較喜歡男性還是女性的領導人?

這張圖實在很有趣。

大家都知道 McCain 挑了個女州長當副總統人選。於是性別議題再度上了檯面。這是對美國人所做的意見調查。當被問到,智慧、創造力、同情心、野心等等各種當領導人的指標,「你覺得男性與女性孰優孰劣?」意見調查的結果表示,女性在大部分的指標都比男性優秀。

但是,當被問到,「你覺得領導人由男性或是女性擔任比較合適?」的時候,認為男性比較合適的人,卻比回答女性的人還多。

這是為什麼呢?

Leadership
(Taken from Economist: American politics: This is a man’s world)

美國終於接管 FM2 了

今天美國財政部終於證實傳言已久的消息:將用納稅人的錢替 FM2 (Fannie Mae & Freddie Mac) 買單。由政府接管這兩家機構,並撤換兩家公司的執行長。雖然 Paulson 曾經宣稱不願意用納稅人的錢替兩家公司股東擦屁股,但是顯然系統性風險的事實由不得他不低頭。

FM2 總共管理的房貸業務大約是 5.4 兆美金,佔全美房貸業務的一半,這次次貸風暴受傷也最慘烈。如果當年看了 Peter Lynch 的書,卻盲目不理會其他條件,抱了 Fannie Mae 到現在的話,那荷包可也傷的很了…

那麼,FM2 被政府接管之後,美國房貸市場會怎麼走?或許應該這麼問:在崩解邊緣的房市,會因為這樣觸底反彈嗎?

Source: US Government takes over mortgage giants

為什麼股市大跌和 633 跳票沒關係

請注意,我指的是和 633 的「新聞」沒關係。我也沒有替馬小九辯護的意思,開了支票自己負責兌現,政治魔人不要來鞭我。

今天 (9/4) 股票大跌,加權指數跌了 172 點。許多媒體報導都歸咎於馬英九的 633 政見跳票導致。聽了也只能笑笑。媒體總是需要為市場的起落找理由。

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場對新的消息反應極為迅速。例如某股獲利超出或是不如預期的時候,股票的漲跌往往就在幾個 tick 的時間內一次到位。但是 633 的政見跳票,是 9/3 的消息,各大報也都在 9/4 的晨報就報導了。(請見自由聯合中時蘋果) 如果是因為這個消息而讓市場大跌發酵,那麼開盤就應該大跌開出才對。但是今天的指數線圖卻是這樣:

20080905走勢圖

九點多甚至還是漲的,後來一路下殺到接近 12 點才到當日低點。顯而易見,大跌的原因單純是空方力道較強,和 633 的新聞一點關係也沒有。每次市場大跌的時候,媒體總是需要一些理由的。

不過做錯方向的人,總是需要情感發洩的代罪羔羊。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誰沒有做錯方向的時候呢?

題外話,這邊的小馬哥木炭很威啊 XD Q&A 真的讓人笑翻了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