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都到墳墓堆去了嗎?Where have all the VCs gone?

農曆新春期間,看到 1/28 公布最新一期 (2008 第四季) 的矽谷創投信心指數,突然忍不住想到這個借自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的標題。從這期公佈的數字可以看出,矽谷創投的信心指數,從 2007 年 Q1 創下三年來高點之後節節下滑。一季一季的溜滑梯,到 2008 Q4 已經創下五年來的最低點了。

忍不住想到 2009 年初,BusinessWeek 的封面故事,”What’s Wrong With Silicon Valley“。文章引述重量級人士如 Andy Grove 等人的評論,認為這年頭矽谷的創業家和創投太過重視短期獲利、以及所謂的「出場策略」,以致缺乏野心和壯大的決心。Andy Grove 說的好,

What really infuriates him is the concept of the “exit strategy.” That’s when leaders of startup companies make plans to sell out to the highest bidder rather than trying to build important companies over a long period. “Intel never had an exit strategy,” he tells me. “These days, people cobble something together. No capital. No technology. They measure eyeballs and sell advertising. Then they get rid of it. You can’t build an empire out of this kind of concoction. You don’t even try.”

嚐試翻成中文的話就是:

最讓他不爽的就是所謂「出場策略」的概念。這種時候新創公司的領導者寧可快速的把公司賣給短時間內出價最高的人,而不是嚐試建立一個長期來說重量級的公司。「Intel 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出場策略,」他這樣跟我說。「現在人們只是把一堆東西拼裝起來。沒有資金、沒有技術。他們只衡量眼球數和廣告銷售量。然後他們就把這玩意兒賣掉了。你根本沒辦法從這種拼裝產物上建造一個企業王國,甚至連試都不肯試。」

對 Andy Grove 的評論,我只能說我不能同意的更多。很多對所謂「web 2.0」公司的批評也建立在類似的觀點之上。而且他們或許還批評的不夠深刻。不過,不只在新創公司出現這種問題,相同的問題也出現在創投產業。

曾經在 startup 滿天飛的時候,創投被大眾視為有神祕魔法的巫師,彷彿他們口袋裝滿了錢,妳只要帶著好的企劃書去找他們,成功拿到錢 (以及巫師的祝福) 的話,從此就飛黃騰達。大家不一定理解的是,創投其實和台灣的蛋塔店一樣,也是一窩蜂的。

剛開始,第一個開蛋塔店的人很賺錢。有一批第二輪的人,看到了很羨慕,也開了間蛋塔店想分杯羹。另外一些第三批的人,一樣很羨慕,但是手上沒有足夠充裕的資金,或是沒辦法搶佔比較容易賺錢的店面。簡單說就是第三批人如果開店一定沒前兩批人好賺。所以他們只能在景氣好的時候,融資 / 營運成本低廉的時候,也來開蛋塔店,賺的比較少也無所謂,希望人家吃肉他喝湯。說不定運氣好還可以發達?於是,同樣的想法之下,還有第四批、第五批…

但是都在景氣好的時候。

當景氣反轉直下 (或者,在這個例子來說,蛋塔熱潮退燒的時候),猜猜哪些店還可以繼續營業下去?

年頭好的時候,願意跳出來創業的人多,市場上流動資金充足,融資成本低廉,因此能夠募到夠多錢成立創投的人也多 。相對的,景氣差的時候,市場上流動資金少,融資成本高昂,因此創投的資金也就少了許多。2000 年的時候,網路公司泡沫化,創投資金也呈現乾涸狀態。 這次也不例外。

就像蛋塔熱的時候,大家紛紛開蛋塔店一樣,景氣好的時候,也會有許多新的創投資金出來搶飯碗。湊熱鬧的創投,就跟湊熱鬧的新公司、新蛋塔店一樣,多半擋不住景氣的反轉。也難怪這次公布 2008 Q4 的信心指數如此低迷了。

不過這對認真經營的創投家以及創業家來說不見得是壞事。諸如蘋果、微軟… 許多偉大的公司都是在艱困的景氣中誕生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當漲潮的時候,所有的船都跟著浮起來。這種時候才是創投跟創業家真正價值展現出來的時候。搶佔先機的人,或許才有機會在下波浪起的時候,迎風前行。

願以此和公司同事,以及一樣走在創業路上的先進與同業們共勉。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這是當年越戰期間被 Pete Seeger唱紅的反戰歌曲(一說這首調子本為烏克蘭民謠)。剛好農曆年期間,新的 VC信心指數也公佈了,看來頗適合當下一格的材料。很自然想到類似的標題:「Where have all the VCs gone?」?

不過,如果都沒聽過這首歌,這個標題也沒啥意思了。那麼,大家就先欣賞這首當年的反戰歌曲吧。

歌詞大致上是這樣的,倉卒之間翻譯粗鄙淺陋,還請勿見怪。如果有善心人士幫忙斧正就太好了。

花兒都到哪去了呢?
啊,原來花都被女孩們摘去了
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學到教訓呢?

女孩們都到哪去了呢?
啊,原來都被男人們娶走了
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學到教訓呢?

男人們都到哪去了呢?
啊,原來都當兵上戰場去了
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學到教訓呢?

士兵們都到哪去了呢?
啊,原來都到墳墓堆裡去了
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學到教訓呢?

墳墓堆都到哪裡去了呢?
啊,原來都被花兒掩蓋了
我們什麼時候才會學到教訓呢?

原本的英文歌詞: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Taken husbands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Gone for soldiers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Gone to graveyards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Covered with flowers every one
When will we ever learn?
When will we ever learn?

Bill Gates 在慈善基金的公開信

巴菲特的股東信,每年都會被投資界廣為傳閱。現在比爾蓋茲也起而傚尤,在他放棄全職在微軟工作、專注在基金會運作之後,決定採納巴菲特的建議,每年寫封信給社會大眾簡報近況。

公開信內談論的項目不少,從幼兒夭折數、農業和營養補給,到美國教育、愛滋病和幾種傳染病,甚至到現在的經濟危機。不過除了他個人的觀點以外,更吸引我的是信中的數據和圖表。再次證明「只有量化的東西才能被管理」,即便非營利組織亦然。

想看公開信的人,可以在這裡線上觀賞,或是從這裡下載 pdf 觀看

世界不是平的

或者說,有些地方比別的地方更不平…

剛剛注意到一個舊聞,歐盟執委會和世界銀行在 2008 年末,為了世銀年度的 2009 世界發展報告製作了一張地圖。圖上顏色越深的地方,表示從當地到主要都市之間所需的交通時間越長,可以參考圖下的刻度表。

即使是在這個年代,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世界並不是平的。有的地方就是比較孤立,更容易被與世隔絕。即使是在台灣,如果你點大圖的話,也可以看到中央山脈附近的交通依然很不方便。

你過年會做些什麼?

  1. 睡覺
  2. 大吃大喝
  3. 逛百貨公司
  4. 出去玩
  5. 看電視
  6. 上網亂逛
  7. 以上皆是
  8. 以上皆非
  9. 其他

以前過年的時候,台北就像座空城。除夕前台北街頭就沒什麼人,難得有都市中的清靜。這幾年,年味越來越淡,每次過年都覺台北人又多了一些,街頭也又熱鬧了一些。但是年節氣息總是少了一點…

過年不喜歡人擠人的我,還是一盞清茶,一杯薄酒,一台電腦,一本小書,享受一下難得的悠閒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