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hings last forever. 尤其是 LV 皮包。這次我來大阪,對這句話感受特別深刻。尤其是看到千年前的 LV時 :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在大阪看到這個 promotion 旗幟,我又想起之前講的老掉牙。好評在哪裡?我周圍好像還沒有一個朋友用 Vista 跑來跟我說「Wow!」的呢。好評不是自己說了就算,就像紫牛也不是自己說了就是真的。
華碩有個 slogan,「華碩品質,堅若磐石」。但是大家都喜歡說,「華碩品質,以卵擊石」。
堅若磐石,也一樣不是自己說了就算的。
該來去睡了,幾個小時以後要出發,準備前往關西機場。(here on google maps)
上次去日本,已經是超過十年前的事情了。聽人說,日本停滯了這十幾年,實在沒什麼改變。不知道這次去的感受,又是怎麼樣?這次希望看的櫻花,真的看的到嗎?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所以在出發前,得睡個好覺了。
才剛寫完「好,永遠不夠」,就想到另一個問題。我怎麼知道自己的程度是 Good 還是 Great?有什麼方法可以辨別?
因為這不是可以量化比較的東西,我覺得只有一種方法:交朋友。跟強者交朋友,跟強者相處,跟強者學習。最後,用強者的標準要求自己。我想到很久以前在 TimS 的 blog 看到的一篇文章:「您有一個致富團隊嗎?」
文中詳述了 TimS 兄認為,團隊到底有多重要。不過我個人認為,最精髓的地方在 comments 裡面:
今天您覺得我說的故事很難置信,我可以體會您的感覺。但是這正好顯示團隊的重要性!如果您一直在凡人的圈子裡面生活,您就會以凡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所有這些傳奇故事您都會覺得是天方夜譚,甚至懷疑是虛構的。
還是拿前文打電動的例子來說,如果用一般人的標準來看,當年在宿舍打電動的水準,已經算 Good 了。可是碰到高手,我什麼都不是。後來等到程度到某個水準之後,我到許多地方玩都會被人家說作弊。因為那是對方無法想像的世界。他們會想:「這怎麼可能?世界上怎麼可能有人這麼強?這一定是開作弊程式啦」。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我不只沒有作弊,而且程度也還不夠好。上了電子競技的國際舞台,我仍然不算老幾。只是彼此的圈子不同,落差實在太大了。
如果沒有強者的比較、沒有對照組來呈現,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裡。就像水井中的青蛙,不會知道世界有多大。
Good means average, good is never enough.
昨天看到這篇老 post 在講,Good 跟 Great 的差別。除了讓我回想到前幾天寫的,「從華碩尾牙員工表演看卓越的重要」以外,也回想起以前打電動的一些點滴。
以前在大學的時候,打 CS 只是消夜時段的小娛樂而已。那些時候宿網裡面開個 iceworld 地圖,殺人數比被殺的數目還多,和同學之間打打鬧鬧笑一笑,生活過的很愜意,也覺得 CS 好像很簡單,在同學之間老是殺的最多,自己打的不錯。
直到遇上了高手。
You never know how dumb you are, until you meet someone who is great in this field.
當時校內有一些比較專業的玩家,常常有在練習,聽說我們跑來找我們打友誼賽。5 v 5 的比賽,打下來才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從來沒玩過 CS。那是水準完全不同的比賽。不要說 5 v 5,就算 10 v 5、甚至是 20 v 5,我們也沒有勝算。就算想靠人海戰術,也是一點用都沒有。水準落差太大了。
直到那個時候開始,我才開始尋找國內外頂尖選手的 demo 來看,才開始和國內玩家有交流。隨著時間過去,經驗和智識逐漸增長,回頭一想當時被狂電的情景,也不禁莞爾。心裡嘀咕:「那時候什麼都不懂,不被電爆才有鬼啦…」
雖然電玩的比喻對一般人可能感覺很奇怪,但是相同的道理放諸四海皆準。三個臭皮匠,無論如何是變不出一個諸葛亮的。就如同當年 CS 我們就算靠人海戰術也不可能打贏,就像國家要發展核彈不能找一堆不懂物理的庸才。那是完全不樣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做事方法和智慧。
好,永遠不夠。好代表平庸。Why be good when you can b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