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唸過管理學院的學生,都會知道知識管理這門領域很熱門,很多人在做研究,但是念起來很抽象,完全不知道唸起來有什麼意義。相對的,所有有實務經驗的人,都會體認到知識管理確實很重要。但是知道歸知道,卻始終沒有很合適的工具或方法來做恰當的管理。
大家都體認到這個問題,之前 Business Week 就曾經 run 過一篇在討論 talent drain 的現象。後來 Economist 又做了個 survey 在討論各界爭搶人才的現象。大家都說,現在 Google 幾乎把世界的人才都挖光了。其他的不是被 Yahoo 就是被 Microsoft 等巨人挖角。大家的焦點,都放在爭相高薪聘請專業人才上面。彷彿有了人才,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是這樣子嗎?
當年的 LTCM,全部都是債券市場業內好手出去組的公司。甚至公司合夥人之內,就有 Myron Scholes 和 Robert Merton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但是 LTCM 最後卻成為二十世紀金融市場最大的危機之一,它的殞落和誕生都有一樣的傳奇性。
數年前垮台的 Enron,也致力於聘請最頂尖最優秀的人才。在高峰時期,他們甚至一年 hire 了 250 個 MBA。但是 Enron 卻在 2001 年演變成最大的企業醜聞。高薪聘請專業人才並沒有保障 Enron 的成功。問題在哪裡?是這 250 個 MBA 並不是真正的人才?還是說聘請人才其實是沒有用的?
或許大部分的公司和組織,都不知道怎麼正確的定義「智慧」和「才華」,更不用談如何管理了。或許這也和 Peter Drucker 說的 “Knowledge Worker” 有共通之處?不過,我倒是想到兩段對話。
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參之,害霸也。」
子路問於孔子曰:「治國何如?」孔子曰:「在於尊賢而賤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也,賤不肖而不能去也;賢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賤己而讎之。賢者怨之,不肖者讎之;怨讎並前,中行氏雖欲無亡,得乎?」